百度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gsbgvbghfhgt6vbp8hgw
迅雷网盘链接:https://pan.xunlei.com/59864p8hgw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我的阿勒泰出版更新的一些知识点,和《我的阿勒泰》豆瓣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我的阿勒泰读后感
1、我是个眼睛停不下来的人,只要我醒着。坐高铁的时候会去翻看铁路局出的杂志,坐飞机的时候会去翻看民航局出的杂志,虽然上面尽是奢侈品的广告,和一些旅游地的宣传资料,再不然就是一些吃货日记。偶然的一次发现了阿勒泰这个地方,被描述为最后一个未被开垦的处女地。我就开始心心向往,于是连我QQ的资料都改成自己是新疆阿勒泰出生,就此向很多人解释过我不是新疆人。
2、李娟,一个戴着眼镜的女孩,和外婆,妈妈,三个女人一起在新疆的牧区讨生活。不知道为什么,在乡下,戴着眼镜似乎就给人很孱弱的感觉。她写妈妈的顽强,外婆的刁蛮,自己的笨拙,她写的那么认真,因为那些生活都是她一天一天的过下来的,是用日复一日的艰辛劳作换来的,所以那些文字格外的有生命力。写散文的女作家越来越多,可这么认真生活的人越来越少,所以她们的文字就那么轻,看了就只是看了而已。就像豆瓣红人meiya在都市里一个人挣扎讨生活会给都市里的年轻人带来勇气一样,李娟一家人在新疆牧区那么执着的坚持带给人的是对生命原始的热爱。
3、“‘痛苦’这东西,天生应该用来藏在心底,悲伤天生是要被努力节制的,受到的伤害和欺骗总得去原谅。”因为她知道生活的不易,所以她们对待生命是虔诚,也是豁然。外婆逝去,她会把外婆的坚强化在记忆里,坚定前行。她说--最安静与最孤独的成长,也是能使人踏实、自信、强大、善良的。
4、环境愈是恶劣,心灵愈是敏感,她会仔细探看森林中最普通的白翅蝴蝶,她会认真度量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感受河水的每一刻温度,甚至于差点被牧区小伙强奸,她也不忘要下预先付给的搭马(坐人家马去赶集)资。
5、“看来当一件事情‘暂无眉目’的时候,根本就与‘永无眉目’是一样的。”即使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也总有些道理可以被人们所发现。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搬家,旧房子一下变得空落落,在里面说话回声会变得很大,那时候我就很好奇问父母为什么。爸爸说是因为房子空了,我认为这等于什么也没解释;妈妈说是回声,虽然我当时无法判断正确与否,但我本能地觉得这应该是正确答案。即便不曾去学校专门地学习,如果你足够认真地生活,生活也一定会告诉你它所有的秘密。
6、在我的短暂的二十几年中,我妈妈是我认识的活得最认真的一个人。而其他,meiya也算一个吧,然后就是李娟了,她们面对生活的时候都显得用力过度,但你知道,简单从容地生活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享受的。当然,最重要的是,与其给未来留下遗憾,不如从现在开始活在真实里,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眼里,或者说说而已的幻想生活中。
7、回到这本书,《我的阿勒泰》因为写得是那些最原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劳动,跳舞,音乐,食物,所以才有如此的鲜活的感染力,把我们这些理所当然享用食物,空气,大自然的人拉回起点,重新审视自己,和自己所追求的一切。
二、《阿勒泰的角落》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阿勒泰的角落》(李娟)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提取码: 8m79
若无意指认那在伤感中徘徊、欲望中沉浮的生命就是我们本来的生命,那么,总还有别样干净明亮的生命,等着人去认领。
这个时代,如果还有一个地方有传说,就是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是阿勒泰的一次绝唱。
风里来雨里去的边疆牧人、随家庭不断迁徙的动荡生涯、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风沙肆掠的荒漠里喂养的金鱼……本应厚重、贫瘠、苍凉的生活,在李娟独树一帜、灵光闪闪的笔触下,却焕发出别样的温暖、丰盈与喜悦。
作家。1979年生于新疆。高中毕业后一度跟随家庭进入阿尔泰深山牧场,经营一家杂货店和裁缝铺,与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共同生活。
三、阿勒泰的少女——读李娟的书
1、李娟的书买了三本,已读完的是《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还有一本《冬牧场》未读。当初是看完《江城》觉得豆瓣推荐还算靠谱,这几本书评分也不低,便同时买了,读完,我觉得也值得一推。
2、而散文这个文艺体裁,光我接触的,便有喜与不喜的,所以,这本书怕更是如是。
3、有时我偏爱散文,因为它与小说相比更真实,小说好的也有血有肉,可那像是放映的电影中的血肉,有时张大的好像一个世界,而你只是个观众;而散文则看似更渺小,小到只作者身边的几个人,作者亲历的一些小事,可那些人,却似乎人人都有可能碰到,那些事,也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去亲历。
4、书也有传道、授业、解惑之书,散文有时不在此类,那些书若像板着面孔的家长的话,散文则更像平易的朋友,闲聊,天南海北,随意的有一说一,没了,玩累了,便散了。我读李娟这两本书便是如是,心情好便拿起来读两段,看得乏了便歇息着,有时可能有段时间想不起来,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5、读完后什么感觉呢?记得古人论诗有“性灵”一派,这两本,尤其《我的阿勒泰》,便是一本内含灵性的书吧!
6、新年了,我们在走亲戚,李娟一家(也只她外婆,她妈妈和她)却吃的饱饱的,带着家里的三条狗,“一起穿过村子,进入荒原,一直向南面走,直到走累了为止”,她们说这一次要去到最远的,远得从未去过的地方看看。书中这样描写着那季节的景象:“清晨一丝微风也没有,天空明净地向前方的地平线倾斜,远远的积雪的沙丘上,牛群缓缓向沙漠腹心移动”,联想着见过新疆拍出照片美丽景色,怎能不心向往之呢?
7、纯净的天空,纯净的牧民,还有璞玉未琢的小孩,构成一件件虽细末,却又如清泉缓流、沁人的小事,这便是李娟书中不变的内容。
8、“喀吾图的小孩们都很忙,忙着上学,不上学的时候就忙着偷家里的鸡蛋,上学和偷鸡蛋之外的时间就更忙了,忙着兜了鸡蛋到我们家商店卖。”
9、李娟家最早是个裁缝店,后改卖杂货,也经常随牧民转场,而不同地方牧民的小孩,似乎看过去总有一样,偷鸡蛋来卖,提着牛奶来卖,抓着河里的鱼来卖,只要她们杂货店收的东西,他们总有办法弄到,他们融于自然,和外界接触不多,他们的心思就像那片天空,洁净,而似乎会一直那样洁净下去。
10、李娟书中写过她们家商店赊账的事,即便是才见第一眼的人她们也敢赊,因为他们是穆斯林,欠债不还是“坏人”,记在那小本上的字便是一个心里的负担,划去了才能吐出浊气,愉悦的呼吸。其实写在本子上的字,李娟她们并不认得,就有一次牧民忘了欠债这个事,时间过去很久,李娟母亲不抱希望的向一个进来喝酒的牧民,打听本子上写着名字的那个人,前一秒李娟母亲还在怨那个“坏人”,突然牧民却惊讶的“咦”了一声,说:“这就是我啊”,上面也是他的笔记,他没有赖账,连声道歉,回去马上筹措钱来还掉。如若不说,又有谁会知道那是他呢?可或许在牧民心中就根本不会有这样的转念。
11、书中还有吸引我的便是那一场场乡间拖依,长桌子上摆满了干奶酪、包尔沙克(油炸的面食)、葡萄干儿、杏干儿、撒子、瓜子、糖果等等吃食,最华美的房间里,新娘戴着长长的面纱,坐在小山似的一堆贺礼当中,屋外男人酒一杯接着一杯,然后唱歌,一个人接一个人地轮流唱,再合唱,席间双弦琴响起,舞会开始,明亮的节拍,和那明亮如昼的夜空,还有那如酒般醉人的舞曲,这样的婚礼不比世间太多以奢为荣、为美的婚礼令人向往的多?
12、读完《我的阿勒泰》便对新疆更神往之了,书中便美的如此迷人醉人,而造化的神功有时又岂是一支笔能描绘的尽的?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